2015年4月24日
2014年已经过去。一年来,在董事会领导下,全校教职工齐心合力,东海学院取得了不少成绩,十分令人鼓舞。
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思路进一步明确,办学举措进一步落实,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校园氛围更加和谐,内涵建设更加有效,教学成果更加显现,学校治理更加规范。
学校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社区关系明显改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作用明显发挥,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汇报学校2014年的工作。
1.队伍建设
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突出:2014年,我们共引进21名教师: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博士2名、硕士12名。在引进的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有9名,占70%。去年引进师资特点:职称高、学历高,质量、数量超过任何一年。我们坚持人事工作以推动教学发展为重点,为专业建设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
学校把“师德”教育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积极组织落实师德教育国培项目。2014年我校组织52名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加强师德修养,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专题网络培训;学校以“强师工程”为抓手和着力点,组织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参加国培与市培项目 118人次,国外培训15人。一年内有这么多教师赴国内外培训,在东海学院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认真贯彻“三不”原则,最大限度利用教委有关培训资源。不错过:即不错过每一个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机会;不放松:即不放松对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的要求;不亏待:即不亏待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的待遇。
学校精心组织参与教委组织的各项有关教师的比赛,为校增光。2014年上半年,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委举行了全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奖赛,上海市所有70余学校都参加了此比赛。我校一名教师获得“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二名教师分别获得“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三等奖,“自然科学应用学科”三等奖。
学校加强教师科研管理,以科研促教学及学校其他工作。 去年我们完成了市教委2012年度“青资计划”项目的结题,2013年度“青资计划”项目的中期检查、2014年度“青资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开题、2011年度“晨光计划”项目的结题、2014年度“晨光计划”项目的申报等,我们已做到了“全覆盖”管理。申报成功的新项目5项,经费17万元。学校成功申办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教师发展分中心,获得经费80万元;机电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全市民办高校机电类教师培训,获得很高评价;分中心目前正在准备全市民办高校财会类教师的培训。
2.教学工作
我校去年继续大力治理学风,学风和教风有明显好转;我校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基本落实了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得到保障与监控;学校大力鼓励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我们组织召开两次教学工作会,推进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1月7日会议的主题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岗位能力教育”;2014年7月4日会议的主题是:“强特色,创品牌,提水平,上台阶——推进三项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组织申报201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遴选上报5项,评审结果通过2项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积极组织申报中高职贯通项目,获得批准三项:与西南工程校合作的影视动画专业、与群益职校合作的服装设计专业、与商业会计学校校合作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前两个专业已经开始招生。作为085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延伸,市教委2015年开始实现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全市30多所高职院校共设立40个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中,我校会计专业被列为上海市一流专业、影视动画专业被列为上海市产教研协同基地,这两个专业三年共得到专项经费1350万元。这个结果,在民办高校中位居第一。
课程建设“双百工程”一期(2012年3月-2013年10月)验收26门;评出校优质16门;校精品10门;推送市级精品5门,校本教材26本;公开出版13本;建设专用学生机房2个;专用录播教室1个,参与教师218人次,行业企业人员30人,使用经费163.4万元。“双百工程”二期(2013年10月-2015年4月)计划建设课程48门,2014年3月第一次中期检查推进会,2014年10月第二次中期检查推进会。质量工程的成绩体现在 “双百工程”的成果: 市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市教学名师1人,这是全市民办高校少有的成果积累,也是东海学院历史上教学建设收获最丰硕的一年。学校组织参加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比武,在29所学校的激烈角逐中,我校进入前5名决赛,最终获得二等奖。2014年我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市级各种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全国高职院校报关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在上海高职院校会计、报关、数控技术、航空礼仪、金融实务、护理技能等各种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20多个。为学校争得荣誉,为教改增添光彩。
学校大力开展校际交流,拓展国外合作办学渠道。学校先后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教育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对外交流途径选送学生到国外进行专业实习。2014年我校商务日语专业又有19名学生赴日本大分县别府市沟部学园短期大学参加短期见习;经管学院会计专业选派25名学生赴美国西伊利诺依州立大学进行短期学习;数字传媒系10多名学生赴日京都情报大学攻读“专升硕”课程。2014年,我校还先后接待美国西伊利诺依州立大学、芬兰尔库科技应用大学、德国卫旦大学、日本别府沟部学院等来校访问,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项目进行协商。
3.学生工作
学校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两支队伍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在学生管理、帮困资助、团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易班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
招生工作:面对生源不断下降、招生形势严峻的局面,我校采取“吸引本地生源,开拓外地生源”的工作策略,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和破解招生难题。2014年我校在全国22个省市投放招生计划2400人,其中上海计划招生1120人。实际录取2386人,录取率为99.42%;其中上海生源(自主招生、三校生、高中生)录取1211人。实际报到人数2016人,报到率为84.49%;其中上海生源报到1157人,报到率为95.54%。外省市录取1175名,报到新生859名,报到率为73.62。2015年自主招生已经结束,我校在提高学费的情况下,1200余名考生报考我校550 名招生计划,结果总共录取了668名新生,超额完成21.5%。其中增加招生计划44名,退伍兵2名和新疆内职班学生72名。实际报到658名,报到率达到98.5%。刚刚结束的2015年三校生招生有204名考生报考我校的140个招生计划,报考率145.7%。东海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总体说来是很好的。2015年我校的招生计划为2500名,达到历史最高。
就业工作:2014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为1546人。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毕业生在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区域经济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截止8月27日,2014届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就业率分别为87%和98.19% 。均高于全市高校平均水平。
4.实训室建设
2014年在实训室建设中,坚持按照“教、学、做”一体的建设理念和建设原则,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在和工作现场一样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和实践。2014年启动的各类建设项目42项,资金3245万元,同比1786万元增长了55.1%,创了我校在一个年度启动各类经费的历史新高。航空系建设了模拟客舱,实现了航空专业实训室零的突破。2014年主要建设经费有:2013年市特色校建设有关实训室建设6个,经费583万元;2013年教委专项项目14个,经费1170万元;2014年特色校建设有关实训室建设6个,经费646万元; 2014年教委专项项目6个,经费584万元;其他建设项目10个,经费261万元。2014 年学校新增固定资产2950台件、金额1464万元。其中用于教学的2660台件、金额1319万元。2014年新增固定资产相比增长了8.6%。目前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单价200元以上)共31368台,价值8555万元,其中教学用设备19996台,5467万元,生均1.18万元,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人均0.3万元。全校拥有计算机1975台,价值1315万元,全部更新为液晶屏显示器,学校已经建成多个“苹果”机房和一体机机房,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
我们认真完成教育部实训室信息数据统计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去年,完成了我校历史上第一次上报教育部高教司下达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向市教委和教育部报送了我校的各类统计数据文件。这是东海学院首次参加国家级的信息统计,标志着学校的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向着更高的水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统计数据中,又多了“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名字,为学校做了宣传,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采购管理,逐步完善工作程序。在采购工作中,坚持招标制度,坚持按程序办事,请用户参与招标过程。签订各类采购合同153份,合同价2121万元。2014年比2013年合同金额增长76.3%。学校的实训室耗材、后勤维修用品、学生用品、办公用品等各项物品的采购任务,同比增加26.3%。去年学校维修各类仪器设备68台件,其中自行维修47台,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5. 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年来,学校党建工作有不少建树: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落实整改方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完成了专项整治的九项内容,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我校的“首问责任制”整改方案被民办高校党工委评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佳案例”。一年中,我校加强了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自觉要求。学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个立足点、两个层面、两支队伍、“一院一系一品”上形成特色。我们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把京剧、话剧、歌剧、芭蕾舞剧、交响音乐等优秀剧目搬上东海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我们把诚信教育融入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中,要求教师诚信教学,学生诚信学习、诚信待人,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使东海讲坛成为我们的特色,我们组织了校外专家和本校教师的专题报告和专题讲座,取得很好效果;我们还授予两位优秀教师“校长特别奖”,让青年教师学习他们的榜样,使大家深受教育。东海的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2014年学校中层干部对领导班子考核,56人参加投票,满意的票数为55票,满意率达98.2%。可以说,上海没有任何一所高校领导班子的考核可能有这样的好结果。上星期,上海市召开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我校再次被列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6.后勤保卫工作
一年来,全校校园平安,未发生重大和恶性事件。我们维护好新生报到,就业招聘、自主招生考试等大型活动的正常秩序;做好消防和火灾预防工作;更换、充装灭火器461只、器材箱50只、烟感报警器及模块1360余只、进行安全防火检查22次,有效地消除了火灾隐患。军训期间,学校还专题对新生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器材的实际操作的宣传,开展了有2300余人参加的逃生演习。学校顺利通过市教委的安全文明单位复审工作并再次获得平安校园称号。
学校出色完成了征兵工作。去年学校征兵计划26人,全校组织了87名学生报名应征。经筛选,55人参加了体检,32人通过了政审,最后光荣应征入伍31人,超额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第四次荣获上海市征兵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去年的新生军训工作是建校以来前所未有的,一是参训人员多,二是时间大大提早。全校共有2300名同学参加军训,其中有2014级新生、继教学院二年级学生以及上届补训人员。武装部、学工部和各院系通力合作,出色地完成了军训任务,达到很好的效果。
学校努力做好师生员工餐饮服务工作,坚持食品卫生、稳定食堂价格。在市场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学校用良好的服务吸引教师和学生,全年食堂营业额同比增加100多万元。我们进一步改善就餐环境,在二楼食堂又安装了20台空调,使食堂两层都有了空调。由于就餐环境的改善,就餐人数明显增量,教师和学生对食堂工作基本满意。
我们对全校1270间宿舍的电源插座进行整改,使每个学生人都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电源插座,杜绝了乱拉电线的不安全状况。在去年新生大幅度增长,床位数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努力挖潜,合理调整,全校增加了345个床位,学校统筹,各方配合,妥善将新生全部予以安置,顺利开学。
学校的基建、维修及节能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全年在教学用实训室的新建与改造方面的基建项目大于5万元的共有23项,总计费用510万元。学校节能减排出成效,在全校电器增加的情况下,全年节能节电折合人民币6万余元;浴室在增加天数及延长开放沐浴时间、同时热水费用上涨的情况下,还结余了10万余元。
7.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工作2014年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完成夜大学招生290名,在校夜大学生已达597名。去年夜大学收入618万元,与2013年相比,招生增加130名,学生总数增加137名,收费增加118万元。2014年自考新生614人,比2013年增加200名。除继教院以外,2014年各院系自考新生362人,比2013年增加108人。2014年各院系自考学费收入38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院系的教师队伍稳定和学生活动开展。去年自考新增护理、投资与理财、学前教育三个专业,为学生学历提升提供了通道。学校争取教委和考试院的专项经费建成了自学考试标准化考场并通过验收,与企业合作联合进行软件工程师培训、国家工信部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与颁证工作,改变了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4年5月,我校完成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下达的为新疆喀什地区112名未就业大学生特岗教师培训任务。有90%以上学员通过了5级汉语水平测试。这批学员返回新疆后,已经成为喀什等地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中的骨干力量,为促进新疆喀什地区的义务教育做出了成绩,受到了上海市政府和闵行区政府的充分肯定。2014年学校培训部为新疆喀什泽普县基层干部培训举办了4期累计200人次的干部培训班,为云南香格里拉县的县、镇、村各级各部门共7批300名党政干部进行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培训工作得到市政府合作办和闵行区政府的赞扬,我们的社会服务在第三次申请市级文明单位的工作中得到了高分。
学校依托校内实训基地,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些技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除获得公益性社会效益外,还得到了50万元的收益。
总体来说,东海学院的2014年是值得怀念的,我们在董事会领导下,依靠全体东海人的不懈努力,东海学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东海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东海学院正走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上。
第二部分: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我校“十二五规划”收关、“十三五规划”制定之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年份。学校要以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纲,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体东海人要以勇于改革的精神,加速深化提升职业教育内涵。我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今年的工作:
一、完成特色校建设、验收工作,全面提高内涵建设质量
1. 我们要对照任务书,逐项检查完成情况,花好钱,办好事。2015年,我校的“上海市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已近验收总结阶段,各专业要对照项目任务书,逐条按指标做好自查,抓紧落实任务进度,在规格上、层次上和目标上认真思考,把钱花在刀刃上,凸现高度和亮点,凝炼特色。
2. 寻找国内同类专业的标杆进行比对,找优势,找差距。主动关注国内同类专业发展前沿动向,对接全国最新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优势和差距所在,专业特色精益求精,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变,深化课程评价方式和技能鉴定方式改革。
3. 总体比较本市高校同类专业,体现特色所在。“师夷之长,借以自强”。特色专业的建设不但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远看,学习获得启发,总结突出亮点,多角度打造具有东海特色、职业氛围特征的品牌专业。
4. 要提出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设想。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脉搏,用好政策;发挥精品特色专业示范引领作用,使更多专业以高标准、高水平进行建设;指导学校专业升级和整体规划,整合办学资源,向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努力。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抓住部市合作,推行上海高教改革试点”是我校2015年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词,也是东海发展所盼、我们工作所需。我们要努力抓好落实,一是明确核心:加速升级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优势,提升育人水平;二是关注上海高职推行质量提升计划的六大任务,选择一流专业、推行双证融通、建设产教研协同基地、加强师资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具体来说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要认真落实六大任务:
1. 在落实“双百工程”的基础上,推进教学质量工程的四大块工作:精品课程(教材)有新意、教学成果奖攀新高、教学名师出新人、教学团队展新貌。
2. 实质性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双元合作,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推动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 全力参加“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有赛事的做好组队、报名、选拔、备赛、参赛、总结等各项组织工作,没赛事的要策划建议组织。学校努力做好宣传、组织和奖励工作。
4. 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以德育人,在精神层面守住意识形态底线。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纪律、促进严谨、科学、认真教学态度的养成,在高等学校的课堂上,特别要引导教师注重正能量的发挥。
5. 进一步在观念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认识,在实际中加强技能教育的执行力,在模式上创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树立东海品牌。
6. 继续做好招生就业工作,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踏踏实实地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急家长所急,想学生所想,要意识到每位学生的口碑效应,注重招生宣传,想巧办法,花大力气。
三、扎实做好三块建设
1. 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历职称,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双师比例和实际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执行力。要利用今年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大会、上海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大会的机会找政策、抓机会,要有远见,要有先知。
2. 做好实训室建设,在筹措资金的同时,用好、管好专项经费,务必把钱更多地用于实训室建设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务必讲实效率、讲规范、上档次、不铺张。
3. 做好校园建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要进一步做好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管理,要出效益。今年要新建学生宿舍一幢,容纳900人左右,改造过渡学生宿舍约300人左右,改建维修陈旧设施。
四、做好“十三五规划”起草工作
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开始就应该与民生紧密相连在一起。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生活方式的更新变得目不暇接。这种时代背景,必然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看得懂、看得清、跟得上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我校的“十三五规划”要有浓浓的超前意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接轨:
1. 设计思路要体现“六个突出”:突出以人为本,突出战略思维,突出国际视野,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公众参与,突出科学规范。
2. 发展思路要对接上海综合改革试验的目标、任务、要求,瞄准上海产业发展、教育发展的前景,把握人才需求的趋势。
3. 教育教学改革要有内涵、有举措:从实际出发,寻找合适目标,制定科学规划,落实执行方案。
4. 学校总体规划侧重专业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