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院现状,整合教学资源,强化优势特色,切实搞好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内涵包括专业结构布局、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因此,抓好专业建设对于全面提高我院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我院“十二五”规划,特制定“十二五”期间我院的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院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切合市场需求,优化结构布局;突出优势特色,打造品牌专业;改革培养模式,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办学效益。
——切合市场需求,优化结构布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办学效益及招生就业情况,对我院现有专业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突出优势特色,打造品牌专业。以相近专业为基础,组建专业群,形成我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进而打造我院品牌专业,使其在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有更大的影响。
——改革培养模式,强化技能训练。要强化“品质+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的三段制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适应各行各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提升专业水平,提高办学效益。通过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专业整体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确保各专业的基本规模,以期相应的办学效益。
二、建设目标
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以相近专业为基础,在全院建立5-6个专业群,并将专业总数控制在20—25个。
2.加强专业建设,创建6-8个示范专业,打造2-3个品牌专业。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并完善人才培养的2+1模式。
4.加大投入,建成5-6个校内专业综合实训基地。争取市教委高地项目3-5个。
5.加强课程建设,建设20—25门院级精品课程。争取2-3门市级以上精品课程。
三、主要工作
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布局。根据招生情况,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就业状况等,对全院各专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重点支持优势专业的发展,同时对部分专业采取关停并转。
2.对相近专业进行整合(方案另定),建立商贸类、经管类、机电类、艺术设计类等专业群,并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公共课程平台。
3.实施人才培养的2+1模式,重视和加强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化学生技能训练,融教、学、做为一体。
4.强调实践导向,加大投入,筹建专业群的综合实训中心,确保实践教学真正到位,提高实训中心的利用率。
5.按照示范专业的标准,重点建设6-8个专业,使这些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达到示范专业的水平。
6.采用申报遴选的方式,分期分批重点建设一批受益面大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7.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切实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
8.确定各专业合理的办学规模,制订相应的招生计划,并通过多种方式确保招生计划的落实。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专家组,组织和指导全院的专业建设。
2.建立专业建设协调机制,由教务处牵头会同人事处、财务处、后保处等职能部门,协调专业建设的相关事宜。提高办事效率,加快专业建设进度。
3.加大经费投入,每年以500万元的基数投入专业建设,并逐年增加。
4.制定专业建设的考核和奖励制度。确定建设周期,实施中期检查和周期考核。对于在建设周期内完成建设任务好的给予奖励,没有按计划完成或达不到要求的要限期完成或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