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工作,课程建设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为全面推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学校于2012年3月开始实施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双百工程”,历时五年,分成三期建设,教师广泛参与,建成104门优质课程、编写104种校本教材,公开出版41种教材,极大提升了学校整体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一)总体情况
建设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按照市级精品课程的基本要求,建设100门优质课程
验收完成:2017年3月14日第三期优质课程验收结束,双百工程如期收官。
一期申报30门课程,完成建设28门,其中精品课程10门,优质课程18门。
二期申报48门课程,完成建设47门,其中精品课程16门,优质课程31门。
三期申报30门课程,完成建设29门,其中精品课程12门,优质课程17门。
三期一共申报建设108门,有四位老师因离职、专业取消、生病等原因验收没有通过,因此,双百工程实际完成104门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涉及18个专业, 52门专业核心课程。如会计专业, 15门课程实施建设,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有8门,该专业几乎所有的核心课程均实施建设。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8门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4门。
组织每一期课程建设工作,颁发建设须知,严格过程管理,进行至少两次中期检查,每次检查结果和建设经费挂钩,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确保课程的总体建设水平和实施进度。
费用支出名目 | 一期 | 二期 | 三期 |
课建费 | 37.08万元 | 72万 | 45万 |
奖励费用 | 12.4万 | 15.5万 | 14.7万 |
评审费 | 2万 | 1.3万 | 1.44万 |
续建费(申报市级) | 10.2万 | 7.5万 | |
专用机房 | 64.19万 | ||
录播教室 | 15.8万 | ||
数字化教学平台软件 | 10万 | ||
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 | 22.08万 | ||
163.57万元 | 99万元 | 68.64万 | |
三期总支出 | 331.21万元 |
二、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
学校投入331万元,先后有一百多门课程实施建设,参与教师达400多人次,经过5年建设,7门课建成“市级精品课程”,31门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66门课建成“优质课程”,三期扎实推进,全员参与、校企联动,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学校优质课程的建设带动了专业核心课程、市级精品课程和专业的建设,五年期间,我校先后有七门课程被评为上海高职高专精品课程,有5个专业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有1个专业被选为上海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比武连续三年获奖。104门课程建设通过验收,104本校本教材使用,108个课程网站,初步建成开放性的共享型教育资源库。 学校整体改革、专业建设跃上新台阶。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我校的总体规划、院系重视、老师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三期建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经验:
1,学校领导重视,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做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确保建设经费不脱节,同时采取激励机制,提高了教师参与课建的积极性。
2,职能部门精心组织,明确要求,强化检查,适时反馈,推进规范,使得三期课程建设,始终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教务处、督导室、资产处、网络中心、财务处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双百工程”三期104门课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3,院(部)组织协调,互相学习、借鉴课程建设管理的方法,在二级学院层面进行有效监督指导,出现有人在做、有人在帮、有人在看的状况。例如:商学院、经管学院、机电学院等统一组织行(企)业专家,对本学院建设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咨询论证;商学院在学校中期检查和验收之前,学院领导对本院的几门建设课程进行评议等;有些学院院长、教学院长亲自承担课程建设,参与中期检查反馈,对青年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给予许多指导。
4,课程建设的过程,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程建设伊始,就吸纳行(企)业人员参加,并到行(企)业进行调研,把行(企)业岗位要求,作为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所有的课程标准、实训项目、课程内容、教材编写,都听取行(企)业的意见。课程建设的过程正是校企合作的过程。
5,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力作用,担任课程教学的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无疑是最有效的。我校目前专职教师102人,从参与三期课建的教师人数来看,参与率达到了70 %,共有408人次参与建设,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课标教材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课程网站进行了全面建设,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显著提升。
三、存在问题
“双百工程”课程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优质课程的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优质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较高教学水平的课程,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响好,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后所达到的效果和最初的设想存在差距,特别是示范和辐射作用不足。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让优质课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具体的问题表现在大部分课程尚缺乏教学互动;行(企)业人员参与力度还不够,并没有达到教学内容与日俱新,做到与社会、企业同步;教学团队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有待努力;部分课程建设还是没有亮点,只是整合了现有的资料,网站建设没有教学互动,学生使用频率很低;还有些课程停留在教研层面,没有实践在教学层面,课程网站要和学生见面,要强化使用效果。
另外,录制说课视频的录播教室存在设备老化、陈旧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
1,验收通过的校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进一步充实网站内容,组织教材出版,加强课程网站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优质课程网站的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从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在建设市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与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使得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扩大学习者的受益面。
3,发挥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辐射和引领作用,积极推广建设成果,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整体质量再次提升。
4,对接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骨干专业建设,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执教水平。
以上,是我对双百工程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的总结报告。双百工程圆满竣工,虽然我实际参与只有后面两年,但在推进、检查、反馈工作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在场老师的辛苦、认真和负责。很多老师承担两门课程建设,同时又要教学,又要带比赛,又有行政事务,其辛苦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但是你们默默存活过来了,是你们,成就了东海的优质教学,成就了东海现在的社会声誉。我们要把这种奋斗精神带到后续开展的微课建设、骨干专业建设中去。我相信,东海有你们,东海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