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双师型”教师简介及聘用情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10-19浏览次数:222

双师型教师(讲师以上并有中级职业或技术职称)

杨萍,女,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副教授,工程师。2004年在校工作至今。历任专业教师、专业主任、现担任机电学院院长,上海市工程训练教育协会高职高专分会理事长,上海市教委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讲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机器人概论、机电、数控专业的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3年的主要成就:主持完成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2015年通过上海市教委验收,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申报获批为国家级骨干建设专业。近3年主持完成的教科研项目主要有: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机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上海市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来源多元化体制研究;上海市民办高校重大内涵建设项目—民办高校机电类专业“点餐式”技能训练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15-2017年,连续三届主持举办了上海市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机电类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2016年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特别奖。

主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和“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建设项目;

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机电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上海市教育学会课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来源多元化体制研究;

上海市民办高校重大内涵建设项目—民办高校机电类专业“点餐式”技能训练平台的研究与开发;2016年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特别奖。

孙俐,女,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并获高级平面设计师资格,20078月来校。主要讲授课程《钢笔速写》、《设计素描》、《企业形象设计与实践》、《构成原理》、《图形创意》、《包装设计》等课程。2012年获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15年《包装设计》,获校级精品课程、2017年公开出版十三五规划教材《包装设计》。2013年发表论文《高职高专〈包装设计〉课程群研究》(艺术教育);2014年发表《上海外销印花稠设计成功转型之探因》(丝绸 第三期);2014年发表《民国期刊广告设计的视觉叙事分析》(大舞台 第五期)。获得201020132015年度学院“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获全国国家资助招贴设计大赛优秀奖;2013年获中国国际包装印刷创意大赛优秀指导教师;DAF设计大赛组织奖;2014年获全国美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获上海市“汇创青春”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获上海市“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周曼,女,大学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拥有中级会计师职称。行业工作经历: 20119月—20129月,上海正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员。
2006
8月来校,主要讲授《企业虚拟实习》、《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出纳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管理会计》、《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主持过《“校企对接、工学一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体系研究》等市级课题。先后在《财会月刊》、《财会通讯》、《商业会计》等会计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专业论文。

刘伊丹,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拥有高级室内设计师、高级景观设计师等职业资格,20068月来校。主要讲授《建筑初步》、《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等课程。曾在“上海市教育系统2011年‘校园新星’”评选活动中荣获高校系统“教学新星”提名奖、上海市育才奖、第一届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校“说课”比赛一等奖、校级优秀教师、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发表过《室内光环境氛围营造——以餐饮空间为例》、《室内光环境设计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论文,主编出版《建筑装饰识图》、《住宅室内设计》等参考教材。

牟爱春,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拥有中级经济师职业资格,20072月来校。主要讲授《单证操作实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主编《国际商务单证实训》教材,曾发表《人民币汇率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差异分析》、《浅谈报关单填制常见错误》、《信用证下出口企业单据被拒付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报关员岗位技能培养与报关实训教学改革初探》、《基于工作岗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论文。主持过“基于工作岗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双证融通”的实践与思考”等课题。被评为“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上海市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参与的教学成果获得“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参与建设的课程《进出口业务实训》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委外贸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报关技能大赛自理组团体一等奖。

张瑾,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物流师一级,20068月来校。主要讲授《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训》、《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货物学》、《远洋运输业务》、《管理学概论》等课程。先后荣获“星光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了上海市教委“国际货运代理实训课程教材研究”等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低于国内的现象反思》《长三角地区物流服务业效率的时空变化及动因》《从港口功能发展看第四代港口的发展模式》等学术论文多篇。

谢咏梅,女,硕士。会计讲师、经济师,20128月进校。主要讲授《纳税实务》、《小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课程。出版的教材有《基础会计学》、《小企业成本会计》(均为主编)。

郑梅青,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经济师。20119月来校。主要讲授《金融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国际金融》等课程。主持过“启发式教学在民办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主持《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并获得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主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高校教材。

高静,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拥有中级经济师职称。20139月来校。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商务沟通与商务谈判实训》、《货代与报关实训》、《管理学基础》等课程。曾获上海市教委组织的“2017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15经济管理类说课比赛二等奖”。曾主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贸类实训教学探索”、“商务沟通与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实训教学探索”等课题。

果云霞,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中级经济师。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国际贸易实务》、《微观经济学》等课程。曾获2013年“远恒杯”上海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国际商务)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2年度和2015年度校级优秀教研成果奖,2010-2012年度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以及2011年度和2013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校微课制作二等奖,主持参与过的项目主要有《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接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国际贸易实务多媒体互动反馈教学模式探讨》、《中美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方法比较研究》等。发表了《国际贸易实务多媒体互动反馈教学模式探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体平台+微观模块”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等论文。

吴谢玲,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拥有中级经济师职业资格,20102月来校。主要讲授《商品检验与检疫》、《经济学基础》、《管理学》、《证券与投资》等课程。主持过《后危机时代的出口结构升级与技术壁垒突破重点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建设》等课题。曾发表《转型期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与政策调控关系探析》等多篇学术论文。

唐燕芳,女,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讲师,广告设计师技师。20088月留校任教。主要讲授《设计制图》、《书籍装帧设计与实践》、《平面设计》、《多媒体技术》、《数字录音技术》、《数码影像艺术》、《微视频创作》、《影视编辑基础》等课程。曾主持《从“书籍装帧”实训工作谈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等课题。

崔红军,男,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讲师,拥有金融工程师、中级经济师、证券投资咨询、基金管理、期货从业等多种金融资格证书。20138月来校,之前曾服务于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主要讲授《证券学基础》、《金融学基础》、《证券交易实训》、《期货交易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个人理财》、《综合金融实训》、《银行模拟实训》等课程。2014-2017年,连续四年获得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员工”奖;2015年活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双百工程”课程建设二期和三期过程中《证券学基础》和《综合金融实训》先后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017年获得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双百工程”课程建设“优秀个人”奖;2015年主编并经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证券学基础》课程教材,已被多所高职院校采用;在金融竞赛方面,2015-2016年度获得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度获得上海市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7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二等奖。先后在《现代商贸工业》、《经济发展研究》等公开期刊发表论文,2013-2017年连续5年参加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连续4年课题论文刊登在东海学院学报。

黄超,男,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讲师,拥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软件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在读期间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20173月进校,之前曾就职于上海市、浙江省知名软件公司与互联网企业,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主要讲授《文字编辑》、《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职业能力实践》、《JSP程序设计》、《Web前端》、《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等课程。20177月,赴南宁参加国家级教学名师谈教学暨高校骨干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提升研修班,2018年参加强师工程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培训并获评优秀学员,并于20197月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参加强师工程培训优秀学员海外高校短期研修项目。

葛颂,,本科,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20181月来校,之前任职于上海多家高校和企业。讲授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各项专业课程。教龄21年,并多年在企事业团体兼任职务,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及管理经验。曾为国内著名品牌和产品进行多媒体数字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展览展示设计等项目服务。近年来,在专业设计方面多次获奖、多件作品实现投产销售,为企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注重将设计能力用于社会服务与课堂教学,曾带领学生参与世博会项目、社区共建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科研、教学上严格规范,工作上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将科研、创作、生产制作、技术管理的经验与学生沟通分享,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出了一批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学术方面成果斐然,获得包括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三负责人)在内的等市校两级科研成果
7项、主编3本专业教材,设计作品荣获5项全国包装设计大奖;1项广告设计大奖、3项获奖作品在专业期刊发表。并发表多篇专业技术论文和个人设计作品。近年来指导学生在全国、上海市举办的设计大赛中,共计有48/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及入围奖等奖项,并于2016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王杰,女,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拥有育婴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20189月来校,之前曾就职于南通大学15年,担任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主要讲授《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儿童营养与疾病防护》、《幼儿发展评估与问题行为应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实训》等课程。在《学前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南通大学学报》、《早期教育》等核心期刊和其他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5篇。

刘艳,,硕士研究生,讲师、软件设计师。20189月来校,之前曾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绥化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等多所学校任专职计算机教师。主讲过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计算机专业原理课、java语言、C语言等软件方向程序设计课、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等网络实操课、photoshop等多媒体操作课。教龄20年,并曾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兼职,任计算机专业编辑,兼管电子信息整理、图书宣传册的设计与制作等,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方面,曾获江苏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赛一等奖、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三等奖、获2018年上海市民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项目微格教学展示优秀奖。主编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参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程,参编校本教材《Director多媒体应用》等。曾指导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商务软件上海选拔赛、国家技能大赛-软件测试上海选拔赛。在科研方面,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其中一篇刚刚录用,未见刊)、通讯作者3篇。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排名第二)、省级课题1项(排名第二)、校级课题4项。其中,省级课题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成果三等奖。并曾获黑龙江省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还参加了上海市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教师企业实践、教育部组办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等多项培训项目。

王小雨,女,本科,讲师、国家二级服装制版师(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本科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同时毕业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服饰专攻科,20158月来校任教,期间在上海无限服饰有限公司任服装设计师一职挂职锻炼1年。20184月取得服装制版师二级(技师)证书,同年11月获得T恤设计与印染专项职业技能考核证书,并参加2018中国技能大赛长宁区职业技能竞赛“T恤设计与印染”赛项获三等奖。讲授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各项专业课程。教龄6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企业工作及管理经验。2019年利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与上海聚荣服饰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带领学生设计校服以及院服并举行发布会。2020年初参与上海聚荣服饰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帮助企业解决100款连衣裙面料选择与图案设计上的难题。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年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2016年指导1名学生参加该赛项获全国三等奖。2016-2020每年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汇创青春”服装设计赛项,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入围决赛。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八届“星光计划(时装技术赛项)比赛,三名学生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同年指导和带领学生参加2019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学生获得三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练。11月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赢家杯”中国高校公益服装设计大赛,指导1人入围决赛并获优秀奖,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指导学生作品参加上海市学生设计艺术展,9名学生获优秀奖。在科研、教学上严格规范,工作上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将科研、创作、生产制作、技术管理的经验与学生沟通分享,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与技能、培养出了一批实用型艺术设计人才。2016.4-2018.4完成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哥特洛丽塔服装设计风格特征及应用研究》,项目成果为公开发表论文两篇,其中一篇《哥特洛丽塔服装设计风格特征及应用设计》发表在中文核心杂志,2018.2-2019.2在上海无限服饰有限公司挂职锻炼完成上海市专职教师赴企业实习项目《以市场为导向的成衣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成果为论文一篇,系列作品设计与制作以及《成衣设计实践》课程标准一份。